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与指导
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已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中国论文
一、名著阅读的现状和设计要求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名著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学,要把名著引进语文教学,为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更多的研究空间。由于名著阅读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有点高,阅读的难度也就有点大,许多学校和学生对名著阅读有畏难情绪,初中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了解,许多学校的名著阅读还流于形式。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不好的问题普遍存在。
名著是指教育部推荐的中外著名的文学著作,名著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是课文选编中比较著名的文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就是比较著名的文学,诗歌,寓言等作品。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世界著名的小说《我的童年》《骆驼祥子》、鲁迅的文学作品和唐诗宋词等。
语文新课程实施后,“名著阅读”已逐渐为人们接受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但由于阅读条件的限制和学生阅读水平的约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效果不高已经十分明显。名著是多少年来精选的经典著作,不仅在内容上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表现技巧上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阅读名著,能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情趣。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命题者在导向上正在摒弃原来的作品常识记忆考查形式,越来越强调在“真读”的基础上答题。
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一是学习文本的艺术创作价值,主要类型有预设、角色、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陌生化、隐喻化等方面吸取文学价值;二是寻找生成意义的名著策略,主要有形成期待、还原语境、补足填充,联想触发、追本溯源、汇聚比较、动态积储等。
引入语文阅读教学的名著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亮点,它需要在一个本土化、实践化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显现出那些潜在问题和现实困难。所以,作为研究者、实践者,不仅应该关注名著在纯教学方法方面的发展,更应该关注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出现。
二、名著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一直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倡充分解放学生,让他们有效地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要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亦有自己全新的想法,千万不要让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束缚孩子的思想,认真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新课标》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写道,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在阅读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孙悟空的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大无畏的精神,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更重要是追问为什么这样写,探求有没有别样的写生的实际水平,将后面的例题调至前面先教,或者将前面的例题调到后面后教。
(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具体可以按照“读、思、品、悟”这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基础,是有基础工作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品中,从而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这个过程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积极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中的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学习李逵的勇猛精神,学习李逵孝道的民族传统,还要引导学生区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与为民除害的区别,教育学生要正确分析不同背景的不同事件。学习古人的勇猛精神,应在实践中磨炼自己,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增加自信心。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中,已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学生稚嫩的笔下一定会流淌出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进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杨梅,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