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涂铭、邰思聪、杨淑君)伸展操、压腿、踢腿、圆场步……每周一上午,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排练厅内,一群身着练功服的老人伴随着新潮的音乐,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排演起为“舞动北京”广场舞比赛准备的舞蹈动作。
“我从年开始跳广场舞,这一跳就坚持了近10年。”今年60岁的李凤伟是西城区文化馆舞蹈队的一名队员,从北京一家国营酒店退休后,她加入了舞蹈队。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舞蹈队队员在公园练习舞蹈动作。新华社记者邰思聪摄
李凤伟所在的舞蹈队年组建。如今这支由4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超过62岁的舞蹈队,不仅参演节目无数,在广场舞圈内也小有名气。
“我们都是从零基础学起,大家虽然身体条件不同,练习程度也有区别,但大家凭着对舞蹈的热爱,一直坚持下来。”李凤伟说。
这些老人在接触广场舞后,身上潜移默化间产生可喜的变化:59岁的赵慧杰因为广场舞音乐需要剪辑,于是自学了视频剪辑,如今成了“短视频达人”;53岁的孔航宇不仅心态年轻了,还减重10公斤,体态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作为舞蹈队的指导老师,老人们的变化都被西城区文化馆舞蹈部主任岳晓东看在眼里。“他们凭着心中那份热爱,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岳晓东说。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舞蹈队队员李凤伟(前)与队员们练习舞蹈动作。新华社记者邰思聪摄
广场舞作为代入感强、参与性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众多中国民众喜爱。北京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原亮介绍,北京市目前已有余支广场舞队伍,市民参与广场舞的热情不断高涨,仅年“舞动北京”广场舞大赛就有支队伍参与。
“从歌曲到服装,再到动作创新与编排,富有北京特色的广场舞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说。
近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第十九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在银川举办,数千名广场舞者将富有宁夏特色的广场舞展现给现场观众,来自上海、广西等地的14支队伍也将各自参赛作品搬上舞台。9月8日,本届群星奖获奖名单正式对外公示,广场舞首次以单独门类参与评奖。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参与广场舞活动的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随着参与人数不断壮大,广场舞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背景音乐、舞蹈动作也向多元化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舞蹈队队员在公园练习。新华社记者邰思聪摄
“广场舞不同于其他专业类型舞蹈,它可以融合任何风格的舞蹈动作,不管是国标广场舞还是民族风广场舞,只要它优美、富有感染力,就能给舞者带来最纯粹的快乐和愉悦。”岳晓东说。
广场舞一方面越来越受欢迎,另一方面,也因为噪音扰民、占用公共空间等频频进入公共话题。“虽然广场舞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但相关部门的科学规范和引导正帮助这项文化活动走向正规和专业。”岳晓东表示,在政府多措并举之下,广场舞也从街头巷尾登上更高级别的舞台。
今年,北京市文化馆等单位合作推出的广场舞作品《一起向未来》从33支广场舞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本届群星奖获奖名单。原亮和岳晓东作为《一起向未来》的编舞和导演,在参赛版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推广版舞蹈,便于广场舞舞者学习和参考。
“越来越多的市民在舞蹈方面有着更高的文化需求。”岳晓东说,目前正不断推出广场舞教材,搭建广场舞参赛平台,激发市民参与感,让大家在舞蹈中寻找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