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良医100个俯卧撑1000个模拟跳绳院 [复制链接]

1#

舍文

国庆假期,没出门旅游的你是不是正躺着刷手机——打工人那么辛苦,还不赶快歇着?不过,对于都市白领而言,其实最好的休息并不是躺平,而是运动。

前不久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网友们惊讶地发现,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竟然在第一届全运会上,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当年米跨栏的全国纪录。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还超级“凡尔赛”,他说,当年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体条件最多能达到亚洲水平,达不到世界水平,所以放弃了去当职业运动员的想法,转而继续学医。

没当成运动员,但钟院士一直保持着运动习惯,那一身紧实的肌肉,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热爱运动的院士还有很多,在各自学术领域披荆斩棘的院士们,锻炼起来对自己也是“够狠的”。

不过院士们却说,运动带来快乐,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一旦形成运动习惯,不动才难受。

每天个俯卧撑

9月26日的第73届新民健康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宁光教授向听众介绍了如何保持“食与动的平衡”。宁光院士是内分泌专家,大家最熟悉的内分泌疾病是糖尿病,而中国正是一个糖尿病大国。

宁光院士为公众支招,高盐、低谷物、低新鲜水果的饮食习惯,是健康三大杀手,要想保持健康,从饮食而言,传统的“江南饮食”就很健康。传统“江南饮食”特点是:推荐植物油(比如花生、菜籽油)低温烹饪;增加鱼虾等优质蛋白;增加蔬果、豆制品、粗粮;减少糖、油、盐的摄入;推荐蒸、煮的烹饪方式。

宁光院士。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

说到运动,宁光院士说自己尽管工作繁忙,但每天都运动:每天基本坚持分三次做满个俯卧撑。宁光院士说:运动是最好的“抗病良药”,千万不要用“忙”“累”来作为借口,很多年轻人一回家就躺着看手机,久坐不动刷刷剧,其实危害极大,适当运动的好处是一定会逐渐体现出来的。

尽管工作繁忙,宁光院士也经常抽空运动

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个俯卧撑,宁院士说,老年人到公园里跳广场舞、到健身步道上去快走都是不错的方式,但是要注意穿好适合运动的鞋子。“运动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强度,任何形式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达到每周分钟均带来显著健康益处。”

0个模拟跳绳

运动好处多,可我就是不想动啊——这位院士过去也和你一样嫌累。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一次采访中自曝,他在47岁时曾“疾病缠身”:有时候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疼到只能躺着开会;脂肪肝吃了两年药却没有很见效。

从那个时候起,王陇德院士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启了锻炼人生。

王陇德院士今年74岁,新闻里还能看到他忙碌在健康事业上,年参加央视节目时,王院士现场轻轻松松玩拉力器。节目中他教大家拿着矿泉水锻炼,说:“很多人不能坚持运动,主要是没有紧迫感,没意识到锻炼身体对他们生命的重要。想锻炼总是有时间的,也不用什么高档设施。我每天晚上10点后,边看电视边锻炼一个多小时。”

一次视频采访中,王陇德院士介绍了自己的运动量:一周六天,每天1.5小时,一天做上肢训练一天做下肢训练。上肢训练用哑铃,十公斤和七公斤两种哑铃;腹部背部肌肉训练;0个模拟跳绳;仰卧起坐四组每组30个……

乖乖,这个运动量,让年轻人也惊呼厉害。

王院士说,自从开始锻炼,年后腰椎间盘突出再也没有发作过。

70多岁老人做负重运动,是不是太猛了?王陇德院士说,没有强度的运动并不能达到锻炼效果。“国际上很多研究表明了,仅仅散步,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等代谢疾病的预防没什么作用。所以一定要坚持经常性的锻炼,而且有一定强度的锻炼,特别是加一些力量锻炼。美国心脏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他们的保健指南里都提出,65岁以上的老人,每周应该做两到三次八到十种的力量锻炼。”

10个引体向上

完全没有运动底子的院士都练成这样了,这就不难理解钟南山院士对运动的热衷。他曾说运动对于他就像是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

80多岁钟院士还能轻松拉十个引体向上。

钟南山院士的运动习惯和体格就不用多说了,直接上图。

其实还有一位院士,与钟南山院士同龄,以82岁的高龄乘坐深潜器下潜深海,身体也是棒棒的,他就是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号米载人深潜器开始投入实验,汪品先老先生亲自下潜并观察采样长达八个小时。

虽然汪院士没有公开谈过他的健身之道,不过一次讲座后被路人拍到的身影,可能“暴露”了他的健康秘诀。

今年4月,85岁院士汪品先通过网络直播给近10万网友上同济大学公选课《科学与文化》。晚上下课后,外面下着雨,汪院士仍准备回办公室工作。大家追着给他送伞,老先生却说:“不用啦,几步路就到办公室,雨不大。”然后,学生们拍到汪品先院士骑着自行车溜地不见了。第二天一早,有学生邂逅汪院士,他骑着小单车上班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