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喻欢,我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每天都面对客户、老板、UI、开发。但是今天,面对观众,我是一名演员——喻欢。
我叫兰蓉,做了几十年的行政工作,我的生活平平淡淡,非常渴望尝试不一样的东西,今天,我鼓足勇气站在这里,此刻,我是演员——兰蓉。
我叫赵亚芬,我曾经是一名法语老师,现在是全职妈妈,我一直都很喜欢文艺戏剧,这是我第一次站上舞台参演话剧,如果有勇气追逐,梦想终将实现,今天,我是演员——赵亚芬。
我是翟宗军,我是一名退休军人。三十多年的严谨军营生活让我渴望放飞自己,今天,我是演员——翟宗军。
晚上7点,夜幕降临,坐落于汇泉南路的成都市文化馆却依旧热闹。一场戏剧展演正在拉开序幕,与平日里的舞台有些不同——
演员们略有紧张,肢体里带着些生疏,却生动地吐出每一句台词,做出每一个动作,进入角色,赢得了观众们的频频掌声。
原来,这是一场由素人参演的戏剧。长达1个半小时的演出共包含了三个剧目,均来自社会征集。可以说,在成都市文化馆的这个夜晚,从台上的演员,到台下的观众,再到幕后的编剧,市民们共同完成了这场展演。
打卡的小都,作为一名观众位列席间,所感受到的,不仅是戏剧舞台的魅力,更是舞台背后,不断更新的成都市文化馆和市民们共同缔造的文艺日常。
01/
一场交给素人的戏剧在这里,拥有自己的“舞台”
时钟拨回2个小时前,演员们坐在化妆间,有人在画眉毛,有人在对台词,镜子周围一圈白织灯,将他们的脸庞照得格外清晰,也平添了几分上台前的紧张氛围。
兰蓉和翟宗军是一对夫妻,家就住在成都市文化馆附近。“还是老馆的时候,我们就爱来上学习班,”兰蓉说:“搬了新馆,条件更好了,一周平均来两次,学学插花、跳交谊舞啥的。”
去年6月底,成都市文化馆开启了年度文艺繁星计划——戏剧艺术沉浸式体验季,因为平时就喜欢看电视剧,一直想尝试当演员的滋味,夫妻俩便报名参加。
·兰蓉和翟宗军夫妇
小半年的时间里,通过戏剧沙龙、剧本围读、剧目展演、戏剧课程等活动,一支20余人的戏剧爱好者队伍就这么沉淀下来了,他们也各自成了其中一员。
兰蓉饰演《打卡》中的一名舞者,顺便负责串场。普通话说得不好,但得了个讲成都话的角色,倒是亲切。丈夫翟宗军呢,在《皆大欢喜》里扮演姐姐一角的男友。
谈起这次文化馆戏剧展演的关键词,夫妻二人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坚持。特别是丈夫翟宗军,过去的这年,他在此当过志愿者,还拿到了“优秀体验师”的奖状。
素人走上舞台,难,但幸得文化馆给予了爱好者们极大的支持,不仅提供场所,更是作为一个文艺机构搭建了多方孵化平台。
“虽然以前在部队上搞过乐队,但演话剧是第一次。”即将登台的翟宗军坦言:“从围读剧本开始,文化馆的老师们就开始教一些基本功,绕口令、眼神对视,即使面对业余选手,他们也非常专业,像回到学校里面上课。”
二孩妈妈赵亚芬在《皆大欢喜》中饰演姐姐一角,最开始,觉得这个角色和生活中的自己很像,但站上台才发现手足无措。
·赵亚芬在舞台上
笑场是她面临的困难,针对这点,老师告诉她,进入角色的秘诀是学会倾听,把自己真正当成戏里那个人。体验季下来,她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突破人生局限的勇气。
喻欢因为这次展演,也彻底被文化馆圈粉了,家住倪家桥的他,经常骑车往返于两者之间,上台之前,即使很紧张,但他已经学会了应对方式:“紧张,就要大声说出来。”
·正在对台词的喻欢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展演的剧目也来源于社会征集,去年7月,伴随着戏剧季的开展,“文艺繁星计划——成都市年度小戏、小品剧本征集比赛”也拉开了序幕。
三部原创作品《外卖孙悟空》《皆大欢喜》《打卡》从中脱引而出,成了展演的本子。有趣的是,作为其中一部作品的作者,编剧韩涛也来到了现场。展演之时,他躲在观众们之间,和大家一起充满期待地望着舞台,仿佛那里装着一个梦。
·演出现场
正如导演张鹏说:“戏剧是造梦,它造了一个梦境让我们亲身去经历。它不是必需品,但它是精气神,没有不行。”
02/
街舞战队的秘密基地年轻人扎堆儿,寻找“热爱”
就在演员们准备登台的同时,与剧场同层的另一间排练室里,正闪耀着力量感爆棚的舞姿,年轻人在此扎堆儿,用肢体表达着他们的热爱。
他们来自“X-JAM”,是一支具有0人左右的街舞战队,成员的家乡遍及天南海北,年龄跨度从15岁到27岁。团队所属的公司还孵化了“XBATTLE国际街舞精英联赛”等多个国际专业街舞赛事。
·正在排练的X-JAM
字母X,代表无限的潜力,走向未知,挑战无限。
去年春天,成都市文化馆指导团队招新时,他们便加入其中,曾与“周末星舞台”携手特别推出“喜迎新馆月·艺起舞动”街舞专场活动。
去年11月,团队还曾代表成都市文化馆出征“四川省第七届群众广场舞集中展演暨首届街舞展示活动”,以原创舞蹈《火锅英雄》捧回了奖项。
谈到成都的街舞氛围,“XBATTLE”主理人X-UNA有些兴奋,她提到,现在成都举办的赛事越来越多,圈子里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在奥运会年轻化的背景下,街舞舞种Breaking已进入奥运项目,无疑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Breaking其实就是打破,无所畏惧地突破,它不光是动作,更是一股能量,激发自己的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身为队长之一,奥斯卡曾参加热门综艺《这就是街舞》第三季,拿到全国50强。
核心成员加森,在另一街舞厂牌“锦城驾到”中担任队长,跳了16年的街舞,至今对Breaking依然充满新鲜感,“跳舞时,专注于身体的控制和爆发,它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正能量,类似于人生的方向和座右铭”。
街舞是一种充满力量感的舞蹈,对于身体素质要求极高,一些“大招”动作的练习,更是不容马虎。奥斯卡讲述了他带队员练airflare的场景,一个月,次,每天的时间分配、体能分配,都需严格把握。
加入文化馆指导团队后,从battle转向齐舞,人数增多,对训练场地的要求提升,而文化馆五楼的排练室便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遇到大的演出和比赛,他们都会来此排练。
不仅空间足够大,音响、镜子,包括练习必备的地胶和垫子统统都准备齐全,隔音效果也非常好,不会影响到其他人。拿奥斯卡的话说,“感觉就像是在舞台上排练,又华丽,又专业。”
最主要,在这里,他们不仅获得了一个绽放舞姿的空间场域,更得到了一个技能提升和街舞文化交流、传播的平台。
比如练习时,不同舞种的团队有时候会互相切磋,大家将不同的舞蹈融合在一起,相互学习借鉴,创造出更加富有新意的动作;出去比赛,听着观众们的呼声,就更能感受到成都街舞文化的魅力。
0/
脱口秀、剧本杀、合唱团穿梭文艺的“迷宫”,请别迷路
这次打卡文化馆新馆,小都不仅探班了戏剧展演和正在排练的街舞团队,印象更深的是,偌大的文化馆本身竟然像一座文艺的迷宫,让人忍不住推开每扇门去探索。
神奇的是,从白天到晚上,成都人民怡然地溜达在馆内,显然,他们已经习惯在闲暇时分走进这里,丝毫不会迷路。
穿梭其间,他们寻找自己内心的那份向往:或是一种热爱的追求,或是一次松弛的抵达。
比如,蹲守在剧场的小都就发现:先是一个奶奶带着蹦蹦跳跳的孙女进来了,接着来了个戴耳机的年轻人,而后一个小男孩进来了,后面跟着他的爸爸妈妈……很快,观众区便座无虚席。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是戏剧和街舞,脱口秀、剧本杀、合唱团,又或是插花课程、艺术展览,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都在这里扎堆儿。
也难怪,素人演员赵亚芬就聊到,她来文化馆可不止为了戏剧,还经常带着孩子打卡新馆的二楼儿童艺术美育空间逛展;兰蓉和翟宗军夫妇俩,最喜欢四楼的城市书房,不仅可以和阅读相伴,还经常有各种活动,而且都是免费的。
·城市书房
X-UNA和奥斯卡也说,第一次来文化馆,就被张贴在走廊上的各种活动海报吸引了,空间太多迷了路,“印象里总觉得文化馆很传统,没想到有这么多新鲜和创新,真是块适合年轻人来挖掘的宝藏”。
可见,不断更新的成都市文化馆,不仅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空间,更是一个根植于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
当前,成都正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而面向城市,文化馆所敞开的是“全龄、全域、全时”的全民服务——
文化丰盈内心,帮助人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精神的确定性,而在文化馆,只要热爱,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的文艺舞台,寻找到自己的爱好圈层和精神归属感。
可以说,在这里,从各种课程培训到文艺演练再到新潮体验,所有享受文化的市民共同完成了文化的正向循环。
●●●
看呐,舞台上对白流淌,排练室又迎来了充满力量感的身姿,脱口秀爆梗不断,剧本杀引人入迷……
而它们所聚集的成都市文化馆,不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机构和组织,正是其引领、搭建了平台和文艺阵地,孵化了一批批社会文艺骨干团体。
他们如一颗颗扎根于城市社区的种子,从社区中来,到社区中去,将文艺的微光撒播向更广阔的土地,生根、发芽,开出全民文艺的繁花。
也正是有了这些充满可能性的种子,文艺才打破边界成为城市日常,充满创新创造的内在动能不断激发,人们和艺术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文艺,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而此刻,身处成都市文化馆,仿若置身文艺狂欢的迷宫,它正在邀请你入内,寻找内心的丰盈和精神的皈依。
●●●
编辑丨小都
摄影丨官方提供
CONTACTS
找到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