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时光回声物质依赖症,啥药可医治齐鲁晚报
TUhjnbcbe - 2024/12/16 19:37:00

如果有人问我,当下人们最容易患上的病症是什么,我想我会这样回答:——是“物质依赖症”。这不是脑筋急转弯,我觉得在人类身上反映出的这种现象,真的很像是一种“病症”。而且,这种“病症”一经患上,就如同抽大烟上瘾一样,是极难戒掉的。别跟我抬杠啊,本文所说的物质,不是指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制造出来的那些玩意儿。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一些我们以前不曾拥有的产品、设备,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看起来还成了工作、生活的必需品。这些东西,在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的同时,也于不知不觉间,慢慢地把我们变成了它们的奴隶。在人类聪明、懒惰、享乐等天性的共同作用之下,所谓的“物质依赖症”,就这样慢慢地被炼成了。

先说暖气。今年春节,一个友人带孩子回老家过年。他说本打算在家乡陪老人多住几天的,但年初二就赶紧跑回来了。原因是老家没暖气,冷得实在受不了,晚上睡觉盖三床被子还冻得脑袋瓜子生疼,孩子因此还感冒了。他生于农村,几乎什么样的苦都吃过,但如今却不能适应没有暖气的环境了。其实对许多北方城市的居民来讲,用上暖气的时间并不太久。拿我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搬进有暖气的房子。此前的30多年,冬天都是靠蜂窝或煤球炉子取暖。有时头天晚上用过的洗脚水没及时倒掉,在屋子里放一夜之后都会结冰。尽管如此,日子照过。北方以前过冬,政府重点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居民家庭烧饭取暖用煤、萝卜白菜什么的供应,而没有如何保证居民集中供暖的职能。

再说空调。以前人们防暑降温的工具,一般是把大蒲扇,讲究点儿的用把纸折扇。晚间,大伙儿习惯于拿个小马扎,坐在院子里、马路边,一边摇着扇子驱赶暑热,一边拉呱聊天,倒也其乐融融。后来,经济条件好些了,就有了电扇。先是吊式的、台式的,再是立式的、摇头加定时的,等等。空调比较普遍地进入居民家庭,也就是二十来年的功夫而已。比如我,年才买了第一台窗式的空调。这玩意儿一旦用上,大家说说看,有谁能离得了它?空调在给人们送来清凉的同时,也把大家结结实实地关在了家里,街坊邻里亲亲热热、纳凉话家常的情景,越来越少见了。当然,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不在此列。这其中也有居住条件改变、电视普及等方面的原因,但我觉得主因还是空调。

三说电话。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济南的电话号码只有五位数,小城市则只有四位。如今都升成八位,少的也有七位了。那时候,电话是公家的同义词,家庭电话这个概念,老百姓是想也不敢想的。单位里的电话,用起来也是非常的不方便。往外地挂个长途联系工作,先要到电话局挂号,报上登记号、密码以及所要的电话号码,然后等回叫。半天甚至一天等不来回音,那是常有的事情。记得年我去一个小城市出差,需要向一个学校了解一些情况。当地教育局的同志怕误事,在要电话了解的同时,另派了一个同志骑自行车去当面安排。他们说,这种摇把子电话很难要通,没准儿那边人到了,这边电话还在摇。果然,等电话要通之后,那边说,派去的人已把事情办好往回返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话开始普遍进入家庭。再往后,有了BB机、大哥大等等。手机的普及,是世纪之交的事情了。如今,手机已经成了人人须臾不可离手的东西。谁哪天出门要是忘了带手机,心里准会七上八下地不踏实。通讯手段的发达,无形中也给人们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量。比如领导们经常会打来“把个什么情况抓紧了解一下”、“把个什么数字尽快调度一下”、“把哪件事情赶快催办一下”,等等。以前的时候,这种事情基本上是极少遇到的。

四说电脑。单位开始配“”型早期电脑的时候,一来配得少,二来会用的人也少,基本不关我啥事。等到电脑开始普及的时候,由于年龄的原因,我对这东西有种抵触甚至是畏惧的情绪,觉得自己很难玩得转了。尤其是用电脑写作,一边构思着词句,一边还要忙活着在键盘上找按键,多么影响思路啊!因此,我一直认为手写是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哪天如果不上网浏览一下新闻什么的,感觉就像有些该做的事情还没做一样。而写作方式,也改成了电脑打字。尽管采用的方法是最为笨拙的“一指禅”式,但慢慢地也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在电脑上写作,好处真不少。一是节约笔墨,二是便于修改。同时,边打边改之间,一些不错的词语、句子不经意间就浮现出来,况且还有联想式词语提醒,思路反而比手写时更流畅了。但不好的地方也有,比如用电脑久了,一些原本很熟悉的字,有时用笔竟然一时间写不出来了。电脑、U盘一旦出毛病,就可能使耗费了很多心血的文字积累毁于一旦。

五说汽车。年初我调到一家省直机关工作的时候,单位里只有一辆伏尔加牌小轿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车。这恐怕是省直机关当时的汽车“标配”,下级机关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工作人员出差办事啥的要个车,那是想也别想的事情。去外地,坐火车或长途汽车。记得有一次去还是县级市的威海,我用了一天一夜才到。而在市内办事,则自行车的伺候。那时每个单位都有几辆供外出办事的公用自行车。公车普及之后,不要说有个一官半职的头头们,就是年轻后生们外出办事的第一反应,也是赶紧找上司要求安排车。我感觉,会海的泛滥,与公车太多也有一定关系。原本一些可开可不开的会,也就开了。反正都有车,方便得很嘛!因而,车改之后很多人感觉不适应。后来,汽车又进入了家庭,一些人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车奴”——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几个相熟之人跟我说,买了车之后,就再也放不下手了。哪怕送去保养、维修个一两天,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不牢靠。

最后说电视。这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家伙,在方便人们了解时事、获取知识、享受娱乐的同时,也耗费了我们大把本可用来做其它事情的时间。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你打算成就一番事情,那就请你先把家中的电视机砸烂。年我结婚的时候,非常想拥有一台彩色电视机。但那时一台14英寸的彩电,要价元,以我们夫妇的收入,需要两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在这种情况下,用彩电无异于镜花水月的事情,只好弄台效果极差的小黑白凑合着看。那时电视节目的选择也极少,况且一到晚间11点左右,各台便纷纷打出“再见”二字,人们并没有离了电视就不行的感觉。随着电视的价格越来越低(相对价格)、尺寸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全、节目越来越多、播放越来越长,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这劳什子了。倘若出个这样的民调题目:“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想多数人的选择肯定是——开电视。

除此而外,还有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等等,不一而足。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感叹,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甚至是漠视民间疾苦的无病呻吟。但我觉得,从本性而言,“物质依赖症”是人类的通病,与群体无关。如果条件许可,绝大多数人都会患上此症。不信,你就试试看。民间有句俗话,说是人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很多人在享惯了的一些福突然没有了之后,还真就受不了。作为人,身患“物质依赖症”久了,成为温水锅里的青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到了那个地步,还真就会有受不了的罪。

“物质依赖症”从属性上讲,还是一个经济现象。追求享乐,是人类的天性。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个天性,人类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我总觉得,整个人类的经济、科技发展史,说穿了,就是人类的享乐欲不断得到满足、提高、膨胀的历史。而现代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经济、刺激消费的最大原动力,就是人类的享乐欲。当然,还有其它的欲望,但享乐欲是主要的。至于有些人节俭吝啬、拼命攒钱的习性,其实只是享乐欲的别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在享乐欲的驱动之下,所谓经济发展,就像一列不断向前运行的庞大火车。这列火车所具有的巨大惯性,使任何人、任何政府都无能为力,只能是顺其自然,决无可能使其停驶,倒退就更无从谈起了。

享乐欲望无止境。房子是越大越好,服装是越新越好,食品是越精越好,财物是越多越好……。但享乐欲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人越多、享乐水平越高,这方面的代价就越大。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总归是有极限的,如果人类对自己的享乐欲任其膨胀,不加以约束,那列庞大的经济专列,总会有运行失控之时。即便不失控,承载着这列火车的路轨,也可能因为不堪重负而崩塌。因此,如何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尽力保持自身适应自然的机能,适当节制一下自己的享乐欲,避免深陷“物质依赖症”而不能自拔,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壹点号谷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光回声物质依赖症,啥药可医治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