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到一个帖子真的好气愤,浙江衢州,80多岁的吕奶奶听到屋外有人喊卖菜籽油,便好奇地出门看了看,发现一名70来岁的老人挑着扁担在售卖手工菜籽油,闻了闻觉得挺香。因为胡奶奶自己也是农村人,觉得特别亲切,就以90元的价格买了一桶。可等做饭炒菜时才发现,那油一倒锅里烧一会就干了。
胡奶奶知道上当了立马报警,很快派出所就把卖油的老汉抓到了,原来是个惯犯,他卖给吕奶奶的菜油,是他用酱油和色素加水勾兑的假油,可以说以假乱真,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很显然,老汉之前都蒙混过关了,要不然也不至于光明正大走街串巷,只是他没想到几十块钱的事儿,胡奶奶竟然较真了,报警了。当然,因为卖油的坏老头已经70岁了,民警除了教育几句也不敢真的把他怎么样,估计这也是不少老人们有恃无恐的动力吧。
想起黑龙江公务员考试有个辩论题“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一争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其实不是老人变坏了也不是坏人变老了,而是互联网把太多的妖魔鬼怪照出了原型,那个群体一直都是有这么多人存在的。你们发现没,有那么一段时间,“碰瓷”的老年人特别多,而且不要脸的程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为了跳广场舞霸占篮球场,甚至挥拳,公交车女生不让座,恶语相向,并怒坐其腿上,不胜枚举。有人分析公交车上抢座位的老人,没坐到座位认为自己年龄大心里不平衡就有可能与别人发生冲突,其实是一种病或者叫怒刷存在感。我倒觉得他们本性如此,一辈子就是那么二五八万过来的,我曾经不只遇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跟人吵架说,你打听打听,我这一辈子怕过谁。上次去银行,都是拿号排队的,有俩60,70岁的老男人,都喊了三,四遍不去,等喊下个号时,过去骂人家,被我们几个年轻人一顿狠批,才安生了。这说明啥,有些人,真的就是欺软怕硬,你若凶一点,他其实也是怕的。你真抡起拳头,说不定他也吓得尿裤子。去超市买生姜的时候,老人们围着生姜摊咔咔一通掰。还有买茄子的,老人用指甲挨个掐看嫩不嫩,掐过的我肯定不要,想想就恶心。这种情况,你视如无睹他们就敢有恃无恐,你要给他拍个视频录个像发到网上,其实也是怕的。就在刚刚,我把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发到朋友圈让大家各抒己见,没想到下面的留言果然是人间百态,让你见识啥叫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人家做不到的。果真是,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分年龄;素质不分大小,文明不分老少。其一,有一次在苏州银行办业务,完了出门一看下大雨呢,门口蹲着个老太太在卖葡萄,看她挺可怜的,就挑了两斤。那时候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