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70年的广播体操,伴随着我们的记忆成长,一度成为学校课间的主宰,如今依然活跃在学校大课间中,只是渐渐被其他新兴项目替代与挤占。广播操锻炼效果自有其好处,然而它越来越不受到一些同学的待见,到底广播操,学生做还是不做,今天嘉宾的观点有共识、有分歧、有思考……
共识青葱岁月,无二之选
广播体操兴衰与变迁,都存着历史的印记。对于许多体育老师来说,广播体操就是课间操的全部。简单方便,音乐有广播统一响起,动作有体育老师专门传授,关键是动作整齐划一,最利于领导评价与批评,无须专业水平也能评判一通,哪个快了、哪个慢了、哪个出格了,横眉竖眼一看便知,操作简单。看领导心情,做一遍不过瘾,可以重复几遍,就跟水龙头开关一样。
但重要的是别无选择,仅此一套,国家发行,全民适用,学生不做不行,根本不用操心其他形式与内容。其实学生也挺开心做广播操的,读书辛苦出来放松,最讨厌领导将大课间当成训话时间,站着晒与运动着晒效果完全不一样哟。那时,课间操就是广播体操,皆大欢喜。
分歧广播体操支持派
如今,随着大课间内容的丰富及时间的延长,不到五分钟的广播体操是不足以支撑大课间的全部,在保留与淘汰广播操中分成明显的两方,一方是广播体操的支持派,下面听听他们的观点。
观点1——广播体操不香了吗?
作为一名中国人,广播体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敢问还有哪个音乐,还有哪个神曲,不是用脑子支配身体,而是身体支配大脑的?非广播体操莫属也!身体随着音乐,就能够舞动起来。遥想当年,能成为领操员,是多少人的梦想。这种成长记忆,恐怕是哪种运动项目都不能取代的。
广播体操就是一个照妖镜,学霸、学渣自然分区,站在前面看,感觉都是充满朝气的少年,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站在队伍后方,看着一个个灵魂和身体都不受控制的学生,想必每个班主任都会怀疑自己,这是我教出来的学生吗?
随着国家对于大课间的改革,各个学校都各想奇招,有些依旧保留广播体操,有些改为跑操或者特色健身操。我认为广播体操应该要被保留和传承,它是一切操化动作的基础,也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回忆,保留它不仅是成长的记忆,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传承。
观点2——让广播操承受生命之青
广播操伴随我们少年时代,共同度过了无数个校园体育课和大课间。试问谁的青春年少没有广播操陪伴?而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对广播操的感受也有了不同。
广播操,学校盛世精神风貌展示平台。广播操以其简单易学、科学健身等特点,成为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必备内容之一。而大课间操作为学校集体展示精神风貌的全校盛世,学生时代认为广播操就是广播操,教师要求动作规范、准确并跟上节拍;现在教师眼中的广播操则体现了学生健康素质、生命活力及组织纪律。
广播操,师生共促健身氛围有效途径。为提高教师身体素质,以及对学生体育健康促进要求,广播操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建运动的主要内容。在班级广播操评比中,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展示;教育系统工间操比赛中,全校教师需在学校进行广播操的集训;学校大课间活动中,教师们可以与学生共同锻炼。学生时代广播操是学校要求学生来做的运动;现在教师眼中的广播操是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健身氛围的团体“party”。
广播操,育人目标终身体育践行桥梁。广播操在部分城市以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媒界进行全民推广。以终身体育意识导向下的学校体育,广播操作为学生重要的习得内容。学生时代广播操是在校园进行的运动;现在教师眼中的广播操可以在公园、家中进行的老中青全民健身内容。
观点3——百变之王,万能模式
广播体操从推出到执行再到现在,都没有被取代,就可以看出它的价值及意义。即使现在流行创新,很多学校改变花样,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广播体操的模式,现在课间的组织内容更加丰富,也不是只有广播体操,有的换成街舞、流行舞、武术、啦啦操、绳操等,也没改变与广播体操一样的组织形式,一样的全校统一站位、统一地点、统一时间进行一样的运动形式,一样的用音乐来调整学生的情绪,渲染运动的氛围;教师结构也是分工明确,体育教师主负责,班主任辅助,领导巡视……这些种种,都促进大课间的组织形式迅速地定下来,更是成为了学校的一种象征,体现整个学校的精神风貌,现在去一所学校观摩,必看的就是该校的课间操。
接下来说说广播体操的优点:简单易教易学,口令清晰,老少皆宜,即使是协调性差的也可以学会,这真的是非常大众了,而且所需场合也小,看看现在的上班族、老年人广场舞,大道至简。广播体操是我们最应该学好及教授好给学生的一项技能,这是他们的启蒙技能(动作与音乐感),是学生时代最刻入人心的一段时光。在他们的人生中,累了就会扩胸动作自动化的记忆。
观点4——薄弱学校最有效的锻炼方法我国绝大部分学校还依然在体育课堂当中教授广播体操,没有教广播体操的学校只是一小部分,他们正用其他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学生的体育课堂更加丰富,探索一条更有效的体育课堂。只是被某些媒体和网络的宣传夸大了,片面地认为很多学校正放弃广播操教学。
在一些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学校,有限的体育器材和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全校的师生。同时为了防止放羊式的教学带来的安全隐患。学生做广播操来锻炼身体是一种有效且可取的运动方式。广播体操的优点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观点5——认真对待,必有收获
在每学期开学,我们都会进行广播体操的学习和复习,广播操是属于体育教学中简单易学的项目,但是有的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意思。作为一名老师来说,我认为学生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广播体操的难度不在于动作的完成,而在于完成度是否准确,动作是否到位。每次上课,我自己教学展示一遍就会感觉身体有些微微出汗,多做几次我就会觉得明显的拉伸和运动的作用。
学生刚开始学就是跟着老师比划动作,记忆动作,等到熟悉的时候例如在课间操或者热身活动时,学生对待广播体操的态度就是完成,跟着一起比划完就行。对待广播体操的不认真,自然体会不到广播体操的好处和效果,也会认为学习广播体操是很鸡肋的东西。我们组织了广播体操比赛,希望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下,能学好、学的有成果,起码胳膊打直,腿抬到一定的高度,腰杆挺直。实验表明,全套广播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形成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要求和变化规律。每节操的即刻心率基本在—次/分之间,在普通人群的60—80%心率范围,为发展人的心脏、肺等器官的最佳负荷,对人体产生中等强度运动刺激,具有较强的健身效果。让学生知道在业余时间,没有器材和场地的情况下,做做广播体操是对身心非常好的一项体育活动。
分歧广播体操淘汰派
如今,随着大课间内容的丰富及时间的延长,不到五分钟的广播体操是不足以支撑大课间的全部,在保留与淘汰广播操中分成明显的两方,另一方是广播体操的淘汰派,下面听听他们的观点:观点1——百花齐放,弱水一瓢
当有了网络与视频,当新兴的体育集体舞蹈与团体操出现时,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为何我们的广播体操这样古板、速度快、动作不好记、天天重复。当体育大课间取代课间操那一天起,我们开始闹腾了,玩什么的都有,从自编集体舞蹈操、曳步舞、跑操、太极扇……应有尽有,领导们也认为压抑太久了,可以玩点花样了,搞吧,只要跟别人不一样的,尽管弄,反正也不是我在累。学生呀,好玩的东西远胜这一板一眼的广播体操。大课间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广播体操就是那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学生不喜欢的项目,就应该改良或直接淘汰。
观点2——变化不大,效果不强
对于国家在中小学推出的这几套广播体操,我想很多体育老师都会说,简直是支配了从学生时代到为人师的“梦魇”,枯燥、乏味、简单,动作的改变也不大,换汤不换药,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才”创作出来的。整体锻炼的效果不强,学生基本没有感受到效果。
观点3——动作复杂、趣味性不够,学生抗拒
广播体操教学是体育教师每学期开学必备工作,也是让体育教师最痛苦,最枯燥的时刻。由于广播操过于陈旧,枯燥,学生具有抵抗心理,而教师需要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广播操锻炼的参与度。广播体操由于动作复杂、趣味性不够,以至于广播体操教学枯燥无味,不备学生喜爱,教学效率低下。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播体操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是第一要务,教师根据学段特点善用合适教学方法,如:小学低段学生记动作较困难,教师可以使用形象记忆法,针对每节复杂的动作,设计出识记口诀,帮助学生进行形象记忆等等。让学生能够很快记住单节动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小组练习,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共同应对比赛,进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广播体操的学习效率。
小学生对于枯燥的的广播体操动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制性。此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魅力,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善用多元化练习方式,不断巩固学生动作;不断重复反复,一遍遍带领学生进行练习,用无尽的“耐心、爱心”去浇灌他们,让他们能够慢慢掌握动作,积极主动参与广播体操练习当中。
观点4——可有可无的广播体操
一提起广播体操,很多学生是排斥的,要求整齐划一,过于呆板和固执,往往达不到所要求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思考,要创新。以前,大课间我们总习惯于做广播体操,在我的印象里,广播体操并没有这么重要。大课间主要的目的是师生可以强身健体,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就可以。经调查,学生更喜欢变化新颖的东西,我们可以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学生喜欢的课程或者广播体操,抑或对广播体操做操进行创新,比如:加入新的元素、改变队形、融入传统体育游戏、加入体能或者学生相互合作的项目。假如学校要求必做广播体操,记得要及时更新或者升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思路,改变策略,灵活运用。
思考:兴趣引导,量身定做
不管是赞成广播体操保留或支持淘汰的嘉宾们,他们一致认为:适合学生的最好,兴趣是最好的吸引力,改良是最美的结局。我们广播体操希望在渐行渐远中且行且惜。
半小时的大课间,远不是四五分钟的广播体操可以填补的。学校也不敢大张其鼓地放弃广播体操,只会将其神化,在大型盛典之中作为演出节目,还是安排更有排名效果的中考体育项目或跑操来得实在。广播体操在大课间项目边缘化之中渐行渐远,我们不知道哪一天会成为历史,现在看且行且惜吧。
我们作为体育老师不希望广播体操成为学生不想学习的项目或者噩梦,有时也要多样化一下广播体操的内容,例如最近在网上很火的一名领跳课间操的校长,校长领跳广场舞,学生们学习积极热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或者当地的特色编排学生更喜欢的广播体操内容或者形式,添加流行因素的舞蹈或者健身动作,让广播体操变得更加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更加吸引我们自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