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升级“技能包”——
“我想说的”变为“你想听的”(大健康观察)
近两年来,国家卫健委倡导健康促进理念,推动健康知识进万家,各地积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一米线等良好生活习惯耳熟能详,高频次、广覆盖的健康科普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撑。“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居民主动关心、获取健康知识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该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也就是说个人中有23个人掌握了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比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历年最大。
年6月国务院启动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以来,共部署15个专项行动,其中第一项就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鼓励生产更多科学权威、好记好用的科普作品,让更多人掌握和使用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普及,变“听不懂”为“学得会”
目前,国家已专门成立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有名成员,各地也成立了省级专家库,有的参与疾控、临床和科研工作,对群众困惑的专业问题解疑,有的围绕合理膳食、科学运动、近视防控、慢性病防治等主题,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与传统科普相比,健康知识普及有什么新特点?
据米锋介绍,首先,更加重视回应群众关切,变“我想说的”为“你想听的”。比如,抗疫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场发布会专门设立专家答疑环节,集中对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