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城市,人与人共享的空间,安静才是最适合的。听东西请尽量不要吵到别人,不要让噪音像杀菌辐照一样扰乱别人的心境,掐灭别人心里的另一种色彩、浪漫和灵感。
噪音扰民由来已久,对人伤害很大,很多人因为噪音得抑郁症。尤其是晚上小区里的广场舞,音响声音震耳欲聋,关窗户,戴耳机都抵挡不住,容易使人的听觉神经受损,严重者造成耳背。因此,被很多人厌恶。这次,国家终于出手整治广场舞“噪音”了。
近日,国家议案针对群众反映的广场舞扰民问题做了起草改进,表示在公共场所开展娱乐、健身活动时,应遵守公共管理规定,不得使用大音量音响,防止噪音污染,对于拒不改正者,要采取相应罚款,个人最高1千元,单位最高2万元。并且,对于机动车私自更改喇叭“炸街”的行为,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这立法草案来得还算及时,很多群众都表示强烈支持。
有网友表示,春夏秋季闹得不得安宁,冬天戴着耳罩,再盖三层棉被都可以把耳膜震碎的节奏,比小时候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的感觉还乱心!庆幸自己没有心脏病,也没有正在上学的孩子。
也有网友表示,跳广场舞得太可恶了,晚上跳到9点多早上6点又开始跳,你们跳我们也不反对,可为什么要把音箱开到最大!你们退休人员没事做了我们上班多累!你们想过没有!
看得出,广场舞对人们的影响极深。其实,广场舞最大的危害就是打着锻炼的旗号肆意践踏周围的安宁,让孩子拿起耳塞,让青、中年人重锁眉头,难忍下的投诉,反而更凶;而且社会早已被愚孝绑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高素质“击垮着深受侵害的周边邻居。
当然,跳广场舞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锻炼身体、减肥,促进人们的睡眠;解闷、消磨时间,认识更多的朋友;还能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让自己更加乐观、自信。但是,却改变不了“噪音”扰民,侵占公共场所的弊端。
那么,大妈的广场舞还能跳吗?当然能。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规定,音响的分贝要符合社区要求,在合适的时间段、场所均可以继续跳广场舞。小区广场舞组织者,一定要咨询本社区物业或者场所管理者,协调好时间段以及对音响分贝进行检测,不影响他人居住环境和不占用他人公共空间使用权,做到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你。
大妈们的晚年幸福指数越高,年轻奋斗的人们的睡眠质量就越低。其实,锻炼和娱乐是要有科学精神的,也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广场舞对于健身本身来说其实挺好,伴奏只要自己能听见就行了,没必要搞得全小区的人都要听到,适时地换位思考很重要。
希望这次的立法,能够彻底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让人们重新认识广场舞,也让大家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和谐。